量子随机数生成器

后处理

**背景:**由于器件的缺陷(噪声、精度等),可能对实际系统产生的随机数的随机性有影响。

**目的:**使实际系统产生的随机数的随机性更好。

不后处理也行,代价是随机数产生速率更低。

方法一:冯·诺依曼法

原始数据进行如下改造:

  1. 连续出现 10 的,记为 1
  2. 连续出现 01 的,记为 0
  3. 出现 00 11 的,舍弃。

**优势:**消除原始数据的偏置。新序列中,保证$$P(01)=P(10)$$

**劣势:**速率损失大。

均匀分布时:$$P(01)=P(10)=P(00)=P(11)$$,输入长度和输出长度之比为$$1/4$$;

**一般情况:**输入长度和输出长度之比为$$(1/4-e(n)^2)$$,$$e(n)$$为原始数据的偏置。

方法二:逻辑异或操作

过程:

  1. 第一种XOR方法:$$A_1\oplus A_2, A_3\oplus A_4, \cdots$$

    输入输出比:$$1/2$$

  2. 第二种XOR方法:$$A_1\oplus A_2, A_2\oplus A_2, \cdots$$

    输入输出比:$$1$$

作用:

  1. 改善统计分布。经过一次异或操作,可以将任意统计分布转换为对称统计分布。多次异或下,统计分布非常接近均匀分布。
  2. 可以将输出值偏置和自相关系数降低。4

**优势:**较高的输入输出比。

**劣势:**重复次数多,引入经典信息多,对于一阶自相关系数高的序列,输出序列相关性高。

**适用范围:**采样速率低。

方法三:m-LSB操作

**过程:**保留每次采样信号$m$比特最低有效位。

比方说,我们使用8比特$(n=8)$数模转换器,通过对随机源熵评估得到信息熵为$m=5$,即把每一个采样信号的最高3位舍弃,仅保留最低5位,将这些重新组合得到新输出序列。

m取值越小,输出序列越接近均匀分布。
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

微信分享二维码
  • Copyrights © 2022-2023 发现美的眼睛
  • 访问人数: | 浏览次数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